近日,重庆智焊珩联科技有限公司“焊动未来”团队,在中厚板窄间隙焊接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其研发的HJ一号焊接设备及工艺,成功攻克“焊不准、焊不快、焊不透”三大行业难题,为电梯、船舶、轨道交通等制造领域提供了国产化解决方案。
一、瞄准行业痛点,技术创新破解中厚板三大难题
中厚板作为工业制造核心材料,其焊接质量直接影响产品使用安全性。传统焊接工艺存在三大瓶颈,焊缝偏差检测精度低,焊接热能输入不足,焊距控制精度低,导致年成本损失超500万元。
“焊动未来”团队凭借跨学科的创新精神,成功研发出三大核心技术。首先,他们融合了卡尔曼滤波与高斯滤波技术,开发出一种抗干扰检测算法,有效解决了烟尘和弧光等干扰问题,实现了±0.05mm的检测精度,同时图像清晰度提高了40%。其次,他们创新性地引入了摇动式电弧工艺,通过周期性地摇动焊炬,实现了坡口侧壁的均匀加热,从而使得熔深均匀性提升了75%,缺陷率从12%降低至3%,并且焊接速度提高了18%。最后,他们基于100多组数据构建了一个偏差数据库,并通过PID参数的优化,使得智能运动控制系统的轨迹误差控制在±0.1mm以内,响应延迟不超过50毫秒。
二、成果落地见效,企业应用验证显著效益
2025年1月团队去往华森天奥,在H5小型加装电梯的中厚板焊接作业中,共完成三块板材的焊接,耗时14分钟,焊接效率相较于传统方法提升了超过50%,且焊缝的精度达到了±0.1毫米。2025年4月团队到重庆斯努森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18米长的焊接作业,节约了15%的焊材成本。在船舶和电梯制造领域,针对12毫米厚钢板的单面焊双面成型工艺,该技术实现了熔深的均匀性,达到了行业内的领先水平,并且显著提升了抗盐雾腐蚀性能,增强了30%。
截至目前,团队已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受理2项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授权,据权威查新机构的查新结论表明该团队产品和技术在国内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领先性,HJ一号焊机通过国家级检测,核心指标优于GB/T 15579.1-2013标准。
三、政策赋能+校企协同,构建智能制造生态
该项目积极呼应国家绿色低碳战略,成功降低20%的能耗,每年可减少约800吨二氧化碳排放,与国家提出的“双碳”目标相契合。此外,该项目通过国产化替代,成功打破了日本OTC、德国克鲁斯等公司的技术垄断局面,使得设备成本较进口产品降低了30%以上。
依托重庆五一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50名“技能+智能”复合型人才,获市级大师黄春永、廖其华等专家悉心指导。重庆智焊珩联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5月正式落地,注册资本100万元,聚焦中厚板焊接全链条服务。未来三年,团队计划拓展电梯、船舶、轨交三大场景,建立3家头部企业示范线,为“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贡献重庆力量。
正如焊接工艺中那道精准游走的电弧,重庆智焊珩联正以技术为弧、以创新为轨,在高端制造的"坡口"间熔铸民族工业的坚韧筋骨。未来已来,当更多"重庆智造"的创新成果扎根产业沃土,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必将在自主可控的铿锵步伐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